嘉兴工作之需求报告篇

用户需求包含要素

  这一周的时间是2015.11.16-2015.11.19
  这两天实际上的输出不多,不过对于软件流程体系中一些必要的环节有更深入的了解,这里来谈谈在产品研制前期阶段用户需求报告所需具备的要素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用户需求报告组成

一般在用户需求报告中,核心要素有以下几点:

  1. 需要明确出产品的功能需求;
  2. 软件的流程图,包含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3. 软件的数据体系,包含数据定义、数据结构和数据字典;
  4. 接口说明,包含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
  5. 当然还包含一些易用性、性能等等。

各阶段要素详解

功能需求

  对于功能需求,可以使用表格或者模块为段落章节描述清楚功能模块的细分,要列出详细的功能点,并且还要描述各功能。

流程图

  一般是先有业务流程图,然后才画数据流图。
  对于业务流图一般是结合用户使用场景进行绘画的,通俗的说就是用户使用软件进行现实生活场景时的操作,通过业务流程图可以了解用户如何使用软件进行工作。一般用户会有多个使用场景,因此可以画多个主要场景的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一般以泳道图的形式呈现,可以清晰的突出价值活动的逻辑关系,并能较好的展示各参与者的职责。
  对于数据流图,按照标准化一般是分级绘制,但是需要注意几点。首先顶层数据流图与实体之间的输出与1级数据流图的输出要保持一致;其次数据流图里面包含控制流信息,如果系统复杂,可以将控制流图与数据流图分开,但是要和数据流一一对应,数据流一般使用实线,控制流一般使用虚线。1级流图一般包含的是功能模块。

数据体系

  好了,通过流程图章节,我们可以基本掌握软件的业务和数据走向。在数据体系章节里,我们就需要说明白各数据流的含义了,因此我们需要定义数据结构,数据传输使用的是什么协议。这样数据流图里的各种数据流就变得具体了。

接口说明

  这里主要会绘制软件的外部接口图和内部接口图,接口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并且主要描述的是数据的传输协议与数据,数据按照接口说明里的描述方式发送或者接收数据,方便开发者进行编码活动。

流程图主要元素

alt 六大流图元素

  1. 参与者:谁在这个流程中?可以是系统,可以是个打印机,更多的指什么角色——一般是有某种工种的人。比如客服同时有小A和小B两人,但是若他们的工作性质完全一样,那么在流程图里只需要写一个客服角色就可以了。
  2. 活动:做了什么事,比如点餐,结帐等活动。
  3. 次序:这些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如何,哪个任务是其他任务的前置条件?比如客人不结帐,就不会产生送他优惠卡的活动。
  4. 输入:每项活动开始取决于什么样的输入物或数据,比如做饭的师傅开始做菜时,需要拿到具体的点菜单。
  5. 输出:每项活动结束后,会输入什么样的文档或数据传递给下一方,比如师傅做好菜后,如何让负责传菜的人知道菜已经做好?
  6. 标准化:采用一套标准化的符号用以传递你的流程图,从而使受众更快明白。